养啥死啥?看看这盆被扔在老房4年的芦荟,网友:嫉妒到发疯!
养花人谁没经历过这种崩溃时刻?春天兴冲冲买了一堆花苗,到秋天就只剩空花盆;每天琢磨着是不是该浇水施肥,结果花草还是蔫头耷脑;把它们当祖宗似的伺候,连个花苞都见不着……说多了全是泪。
但最近广西一位大哥晒的照片,直接让养花人破防了——他家城中村老房里有盆芦荟,扔在那4年没人管,居然长得比精心伺候的花草还精神。
这盆芦荟的"人生经历"还挺特别。4年前大哥一家搬新家,想着老房子的阳台还能晒到太阳,就把它挪过去了。谁知道一忙起来就忘了这回事,阳台又是半露天的,刮风下雨全凭天意,说白了就是彻底"自生自灭"。
结果前几天大哥回老房办事,一推开阳台门直接看愣了:原本小小的一盆芦荟,现在枝条都垂到栏杆外了,木质化的茎干像吊兰似的挂着,底下还冒出一堆小芦荟苗,密密麻麻挤得花盆都装不下。阳光透过老房的玻璃窗照过来,芦荟的叶片油亮厚实,倒给空荡荡的老房子添了点生气。
展开剩余69%大哥自己都感慨:"看着这盆老芦荟,突然觉得像回到了以前住这儿的时候。"
这组照片发到网上,评论区瞬间炸开了锅。有人酸溜溜地说"太过分了",结果这条评论被点了几千个赞——毕竟谁没经历过"精心照顾的花枯死了,不管的草疯长了"的扎心时刻。
更逗的是网友们的"比惨大会":有人说自己家的芦荟天天浇水施肥,结果叶片越养越薄;有人晒出自己养死的三盆芦荟,质问"凭什么它能活成这样";还有人分享同款经历:"我家阳台那盆裸根芦荟挂了四年,居然也没死"。
其实这盆"励志芦荟",是咱们本土的中华芦荟。别看它普通,却是出了名的"省心选手",在南方很多老房子里都能见到。
中华芦荟特别懂"入乡随俗"。原产于中国的它,早就适应了咱们这儿的气候,夏天不怕晒,冬天只要不是零下也冻不死。叶片是深绿色的披针形,边缘带点小锯齿,看着就很有生命力。而且它不占地儿,哪怕阳台小,也能安安稳稳长着。
更实用的是,它还是个"多面手"。叶片里的黏液能用来敷脸,对付换季的皮肤干燥很管用;家里有人轻微便秘,泡点芦荟汁喝(一定要确认是可食用品种);甚至厨房烫伤了,摘片叶子捣碎敷上,能缓解疼痛。不过要注意,食用前得把外皮和刺去掉,药用最好先问医生。
想养中华芦荟的话,记住一个秘诀:"懒一点反而长得好"。
浇水别太勤,摸到盆土干透了再浇,宁干勿湿——很多人养死芦荟,都是因为天天浇水烂了根。光照不用特意找,阳台角落的散射光就够了,夏天别暴晒就行。施肥更简单,两三个月给点稀释的营养液,甚至不施肥也能活。
要是想让它"开枝散叶",分株特别方便。春天把花盆里冒出来的小芦荟苗挖出来,晾一天伤口,随便找个小花盆种下,又是一盆新的。或者剪片健康的叶子,晾两三天再插进沙土里,过几周就能扎根。
说起来也有意思,养花有时候就像照顾孩子,太娇惯反而长不好。像中华芦荟这样的"糙养选手",给点阳光和空间,反而能给你惊喜。
要是你总养死花,不如试试它——说不定哪天,你也能晒出"没人管却疯长"的养花奇迹呢。
发布于: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千层金配资-股票杠杆开户-股市炒股杠杆-短线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